保定市首条“自己会走路”的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投入使用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潮汐车道 英语 保定市首条“自己会走路”的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投入使用

保定市首条“自己会走路”的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投入使用

2023-01-14 15:5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保定市首条“自己会走路”的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投入使用

来源:保定日报作者:时间:2023-01-10 09:02

公安交警在原来的基础上规划了第七条车道,其中,中间一条车道规划为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。保定日报讯(记者耿静  通讯员高峰 吕少卿)为全力优化城区交通环境,提高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,1月9日,公安交警利用“智慧交管”建设的契机,借助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,在东风路的恒祥大街至莲池大街路段,设置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,可根据道路车流量变化,实行路段车道调整。

新设置的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项目是运用智能交通信号灯、潮汐车道LED指示牌以及太阳能“机器人护栏”配合的方式设置潮汐车道。“机器人护栏”顶端安装有爆闪警示灯,可自动运行或执勤民警遥控进行控制,行进中不偏航,精准位移。同时,在三个交叉路口设置可变车道标志4组,安装LED指示屏12套,在“机器人护栏”变换车道时,可变车道标志跟随变动。

改造前的东风路恒祥大街至莲池大街路段设置为双向六条车道,全面整治之后,公安交警在原来的基础上规划了第七条车道,其中,中间一条车道规划为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。由原来的“3+3”,变为智慧交管的“3+4”或者“4+3”——从而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下,使车辆在一个信号灯的时间里通行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。

■为何要在东风路设置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?

东风路的恒祥大街至莲池大街路段长度750米,路宽34米。根据交通流量数据分析,该路段人、车流量较大,时常发生车辆排队的情况,高峰期拥堵指数为1.58,而且机动车交通流的“潮汐现象”明显。据统计,早高峰时段东向西方向机动车平均小时流量为2230辆、西向东方向为1757辆;晚高峰时段东向西方向机动车平均小时流量为1993辆、西向东方向为2106辆;平峰及夜间时段东西方向流量基本持平。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的设置,则是顺应了广大群众潮汐式通行的出行习惯。“机器人护栏”通过太阳能供电,能够全自动精准、灵活移动,达到了“平衡东西交通流”的实际效果。

■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是如何运行的?

在早高峰期间,“机器人护栏”将向南偏移一个机动车道,使护栏北侧增加一条车道,将东风路通行压力大的东向西方向变为四条车道,车辆通行较少的西向东方向变为三条车道。

在平峰期,“机器人护栏”由路段中心位置开始分别向南北两侧偏移,东向西和西向东两个方向共同使用一个车道,均为驶入路段三车道、驶出路段四车道。

在晚高峰期间,将“机器人护栏”向北偏移一个机动车道,使护栏南侧增加一条车道,同时,在距离西侧停止线100米的位置开始向南偏移一条车道,使路口处变为五个车道,增加西向东的通行能力。

经过测算,潮汐可变车道投入使用后,预计路段的通行能力和路口的通行效率均可提高10%以上。

■在驶入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前需注意什么?

看好指示牌。当车辆驶入“智能潮汐可变车道”前,都会看到公安交警向驾驶员标明的指示牌,在行驶时大家需仔细看好指示牌上指示内容及注意事项。

注意盯好可变车道标志。在此路段行驶必须要看LED标志牌,根据车道上方的指示箭头驶入相应车道;当车道上方的LED标志牌转变成红色叉号时,不可驶入潮汐车道内,防止发生碰撞。

编辑: 相关新闻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